您好!欢迎来到杭州老龄产业网~

手机站

App下载

当前位置:首页 > 老年权益 > 其他诈骗

每日反诈播报|上好开学第一课,护航青春共成长

所属分类:其他诈骗 阅读次数:2505 发布时间:2024-05-31



FM91.1苏州新闻广播


本周开始,很多中小学和大学都要陆续报到了,骗子们也开始蠢蠢欲动,不少针对学生及家长的骗局也将悄然重现。为提高大家的识骗防骗能力,8月28日上午,苏州公安新媒体矩阵联动FM91.1苏州新闻广播《政风行风热线》开展“苏城无诈”系列直播“开学季”专场活动。姑苏公安分局情报指挥中心民警张思初、交警大队民警杨春晖通过直播间,给广大学生、家长朋友们带去开学第一课。

反诈防骗【家长篇】

骗局1冒充老师发送缴费通知

骗子通过学生或者其他非法渠道进入班级群聊,冒充学生父母进入群聊。潜水观察班主任的活动规律,找机会将自己的头像换成下载好的班主任头像,并修改备注名。诈骗分子利用班主任休息的时间下手,发布假的收费通知,催促家长及时通过二维码缴费,利用时间差,让真老师不能及时发现。


骗局2冒充子女要求报名培训班


盗用QQ,冒充子女给家长发消息称需要报名培训班,“学费”往往数万元;以“正在上课”等理由,拒绝电话、语音、视频沟通;推送“教导主任”“带队老师”等联系方式,要求家长添加后付费;“教导主任”“带队老师”再以名额有限、缴费截止等理由,催促家长立即转账。


骗局3虚构险情要求转账救急

虚构险情包括虚构车祸、虚构绑架、虚构手术等等,以孩子遭遇突发状况、急需资金为由,要求家长转账汇款。此类骗局利用的是家长爱子心切的心理,在故意营造的危险环境下,家长往往陷入焦虑紧张的情绪,防范心理相对薄弱,给诈骗分子可乘之机。
警方支招

1.请牢记“四不一打”。四不就是:不贪,不相信天上会掉馅饼;不信,任何信息都要通过官方渠道核实;不怕,不产生不必要的恐惧心理;不汇款,任何转账操作前都要多方核对、三思而行。一打就是打110,遇到难以甄别的情况,第一时间联系警方求助。

2.多给孩子普及反诈防骗知识,培养孩子的警惕心和判断力,帮助孩子牢固树立“不听、不信、不汇款”的意识。


反诈防骗【学生篇】

骗局1游戏圈套

这类诈骗一般会通过小视频、群消息发“免费送游戏福利”广告,想要参加活动的就添加为QQ好友,随后就会发来所谓的福利二维码,要求孩子扫码。但这个二维码是预设好的,一旦扫描就会跳出“行为存在风险”等提醒,接下来,骗子会说当事人是未成年人,要配合他们完成验证才行。如果中止操作,不配合验证的话会影响学业、会影响家长工作,甚至还会涉嫌违法犯罪。孩子们的社会经验比较少,遇到这种情况,一方面担心被父母发现责骂,另一方面也想尽快解决,骗子正是利用这个心理,进一步实施诈骗。
这时,骗子会引导孩子提供家长的银行账户信息,或者就直接要求孩子使用家长的手机,以“解冻金”“保证金”“滞纳金”等名义要求转账汇款。转完一笔就会要求再转一笔,而且金额是越来越大。
到孩子不知晓家长支付密码的,骗子就会引导孩子点击“忘记密码”选项,直接修改支付密码,也有骗子会要求提供动态验证码来完成支付,或者就是直接开通免密支付,直接转账。


骗局2追星圈套


学生小张(化名)在刷短视频时,发现了一个QQ粉丝群的推广,称进群就可以获得某明星的“独家信息”。小张立即申请加入粉丝群,还表明了自己的“铁粉”身份,成功进群。很快群里就称两周后明星会有一场线上活动,如果想要报名参加,就要和“主管”联系。小张随即添加了“主管”的QQ,按照“主管”提供的操作步骤申请参与。没想到,“主管”突然找到小张,称因她未成年人的身份,导致明星所在的经济公司账户有6万元被冻结,必须由小张本人操作挽损,否则就要报警甚至起诉。小张被吓得六神无主,只要按照对方提示偷偷拿来妈妈的手机,下载了某线上会议APP并共享屏幕,向指定账户转账“刷流水”,最终被骗


骗局3返利圈套


正在上高一的晓宇(化名),通过同学推荐加入了一个“零用钱红包大派送”的QQ群。群主告诉她,交3元可以返5元,交30元可以返50元,信以为真的晓宇就交了30元。之后,群主说要交群费才能返利,晓宇就又交了18元的群费。看到晓宇如此好说话,对方接着以手续费、发票费、超时费等理由要求转账。晓宇花光了手头的零花钱,又动用了压岁钱,还是没能拿到返利,之前的转账也都拿不回来,才意识到自己遭遇了骗局。


警方支招

1.警惕陌生好友申请和陌生私信,不轻易点击陌生人发来的文件或者链接;

2.不要相信互联网上弹出的“免费装备”“低价游戏”等广告信息,警惕这是骗局诱饵;

3.不要相信“刷单返利”“红包福利”等噱头,不抱有侥幸心理,谨防掉入诈骗陷阱;

4.遇到骗局不要惊慌,更不要擅自转账,务必第一时间告知家长、老师并报警求助。


除了带来反诈第一课
民警还针对交通安全给予温馨提醒
交通安全

PART.1步行


对于走路上学的孩子,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交通安全教育,提醒孩子走路要集中注意力,不要边走路边使用手机、耳机等电子设备;走路时不嬉笑打闹,不要随意奔跑。家长应当让孩子穿着亮色的衣服,便于被驾驶人观察到从而安全避让。
行走时,行人要走人行道或者人行横道线,做到不闯红灯、不翻越隔离护栏,不在马路上、车辆周围玩耍。
如果是小学生第一次上学的孩子,家长应与孩子一起提前实地体验上下学路线,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规则,从小培养文明出行意识和习惯。

PART.2机动车接送


驾驶私家车接送学生的家长提前规划出行路线,预留足够的时间,注意行车安全;到达学校时,要将车辆停放至附近停车场或者指定的临时停车位,服从护学岗人员指挥,做到“即停即走”,为学生出行安全营造良好环境。

行车过程中,驾乘人员都应系好安全带,如果是接送年纪较小的孩子,还应当正确使用儿童安全座椅。家长要记得锁上车辆儿童安全锁,防止孩子自行打开车门发生危险,还应当注意,不要让孩子在车内玩尖锐的玩具,防止发生意外。


PART.3电动自行车接送

骑行电动自行车时,家长自己和孩子都要佩戴好安全头盔,系好颚下带,并做到电动自行车最多搭载一名16周岁以下的孩子。骑行电动自行车时要做到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,杜绝闯红灯、逆行、不走非机动车道等违法行为,为自己、孩子以及其他交通参与者的安全负责,也为孩子做好文明参与交通的榜样。
年龄稍大的孩子可以自行上下学,但是要记住未满12周岁不能骑行自行车上马路,未满16周岁不能骑行电动自行车,骑车时不要看手机、不要听音乐,不要与同学并排、打闹,不要行驶到机动车道。


PART.4公共交通

古城区道路资源有限,乘坐地铁、公交等公共交通绿色出行是很好的选择。家长要教育孩子排队上车,在车辆上要坐好扶稳,不嬉戏打闹,行车途中不要吃东西、不要手持尖锐物品,不要将头、手伸出窗外,不要倚靠车门,车辆停稳后再下车。

    点赞

    收藏关注

    星级: